2011年11月4日

你不可不知的腸病毒


昨日(2011/11/3),新聞消息講,今年第三例的腸病毒重症致死病例出現了!
時值每年兩度的腸病毒流行的第二波高峰,家長莫不擔心。 然而,關於腸病毒的資訊,有多少訊息是有價值的?你知道什麼是腸病毒嗎?
無知是恐懼的根源之一。了解它,就不會再懼怕它;一起來認識腸病毒吧!
(如果不想看落落長的文章,只想看結論的,就拉到最下方去吧!不過還是誠心建議,重頭看到尾才是。)
從病毒學切入
腸病毒是一般用語,人人聽的懂,但其實定義不清楚。我們從病毒學的角度切入;所謂的腸病毒,是一大群病毒的統稱;這一群病毒皆屬於「小RNA病毒科(Picornaviridae)」。小RNA病毒科之下有四個群(group)九個屬(genera),上百個病毒;並且這些病毒與動物或人類的疾病有相當程度的關聯;有些病毒只會造成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,有些則會有較嚴重的症狀甚至導致死亡。會在人類身上導致較嚴重症狀的病毒主要有兩群:腸病毒群(enteroviruses)和鼻病毒群(rhinoviruses)。
腸病毒群之下有五個子群(subgroup):小兒痲痹病毒(polioviruses);科沙奇A型病毒( coxsackieviruses A);科沙奇B型病毒(coxsackieviruses B);伊科病毒(echoviruses);以及新型腸病毒(newer enteroviruses)。
在新聞媒體上大出風頭的是腸病毒71型。把它清楚的定義一下;所謂腸病毒71型指的是新型腸病毒子群中,血清型第71型的病毒
電子顯微鏡下的腸病毒七十一型病毒(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提供)(截取自自由時報)
腸病毒在台灣的流行病史
1950年代中期以後,沙克(Jonas Salk)和沙賓(Albert Sabin)相繼開發出小兒痲痹病毒的疫苗,並廣泛在全世界推行疫苗的使用;而台灣自1966起及實施小兒痲痹疫苗的廣泛接種,目前衛生署亦免費提供給新生兒口服沙賓疫苗;因此,小兒痲痹在台灣已逐年邁向根除的目標。
除了小兒痲痹病毒外,其餘四個子群的病毒在台灣均有流行,並且每一年流行的腸病毒子群均有不同。1994年,台灣爆發伊科病毒大流行,並造成數百名兒童死亡;1998年,台灣爆發第一次的腸病毒71型大流行,雖然該年的腸病毒流行也檢測出科沙奇病毒和伊科病毒,但腸病毒71型造成併發症的機會則是最高的,致死率也較高。2000年以腸病毒71型為主要分離株,2001 及 2002 年以依柯病毒及科沙奇A型為主,2003 年以科沙奇A型為主,2005年則以科沙奇B型為主要流行型態; 2008年 則又是以腸病毒71型為主要流行株。

早期並未建立完整的疫情通報資料。1999年之後,腸病毒的流行病學資料才逐漸清晰。若從統計圖形來看,腸病毒重症病例在1999年之後,2001年有一波高峰,2008年又有一波高峰,兩次均有三百位以上小朋友感染重症。此外,在1999年之後的腸病度重症,幾乎都是本土病毒,極少數為境外移入。



腸病毒引起的症狀
受到腸病毒感染的兒童, 大部分不會有顯著症狀,或是僅顯現輕微感冒症狀 。某些人則會出現一些特殊的臨床症狀,如下:
皰疹性咽峽炎 : 由科沙奇A型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突發性發燒、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病程為4至6天。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。
手足口病 : 科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,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和嘴唇,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、手指及腳趾。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病程為7至10天。
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 :由科沙奇A型病毒B型引起,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。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,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,快速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、甚至死亡,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。

流行性肌肋痛 :由科沙奇病毒B型引起,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,合併發燒、頭痛及短暫噁心、嘔吐和腹瀉,病程約1週。
急性淋巴結性咽炎 :由科沙奇病毒A型引起。特徵為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,持續4至14天。
發燒合併皮疹 :與各類型科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,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,有些會出現小水泡。
在各類腸病毒中,目前只有小兒痲痹病毒和腸病毒71型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。腸病毒71型在澳洲、日本、瑞典、保加利亞、匈牙利、法國、香港、馬來西亞等地都有流行的報告,在這些報告中,多數都導致了病毒性腦膜炎、輕微腦炎、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;而在台灣因腸病毒71型出現的死亡病例,極有可能參雜著該病毒以外的其他因子在內。
再看腸病毒流行史
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在2002年建立起病源體基因資料庫,逐年收集並回溯腸病毒臨床撿體的基因和臨床症狀的資料,慢慢建立了腸病毒的監測系統。
根據2007年腸病毒71型及重症鄉鎮分布的統計資料,顯示台灣南部地區的感染及重症比率均較高。另外,依據1999年至2011年的監測資料顯示,幼童(一至五歲)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;而幼童重症致死率約在10.0%至25.7%之間。十四歲以上無確定病例。

分析全國五百多個定點監視系統資料顯示,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,五月底六月中達到高峰後緩慢降低;而於10月份再度出現一波流行。2006年疫情較歷年延遲,該年疫情於四月下旬開始上升,至六月下旬達到高峰後逐漸下降。各年流行情形以1998年最為嚴重(重症405例);2008年次之。2006年重症患者僅11例並且無死亡病例。
資料來源:行政院疾病管制局
經由病毒的分離和培養之後的檢測(約有45.4%的病毒株無法分離)顯示,導致重症的病毒株以科沙奇病毒A型和腸病毒71型為主;若從重症導致死亡的檢體上分離病毒株,則發現,1999年致死的病例有77.8%是科沙奇病毒A型,2004年則百分之百均是腸病毒71型。這些數據顯示,科沙奇病毒A型和腸病毒71型對台灣的兒童威脅最大。




腸病毒的傳染和預防
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,主要經由腸胃道(口、水或食物污染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)傳染,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。在發病前數天,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,此時即有傳染力,通常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;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,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。
腸病毒潛伏期為2到10天,平均約3到5天。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,但是50%~80%的感染者多數感染者不會出現症狀,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;感染腸病毒造成重症的比率非常的低。依據1999年澳洲的統計,腸病毒重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一。
腸病毒的感染力極強,但是它的預防方法並不難,有如下幾點應注意:
1.勤洗手,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
2.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提昇免疫力。
3.生病時,應儘速就醫,請假在家多休息。
4.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。
5.流行期間,避免出入人潮擁擠,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。
第五點尤須特別注意。依歷年統計資料顯示,人口稠密的都會區,比之人口稀疏的地區(如台東)較易發生腸病毒重症。
資料來源:行政院疾病管制局



6.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,尤其是孕婦、新生兒及幼童。
7.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,以提高抵抗力。
8.兒童玩具(尤其是帶毛玩具)經常清洗、消毒。
9.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。
小結
腸病毒作為一項流行病的研究題目,可以從其中看到這個病毒造成的疾病流行對於社會的影響,疾病流行期間民眾的反應,傳媒的角色和政府的因應措施。限於篇幅,一項流行疾病對於社會多層次的影響,社會中不同角色所受到的衝擊和彼此間的互動,等等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無法一一抽絲剝繭在此論述。
這篇短文從病毒學的角度切入,並且以腸病毒歷年在台灣流行情況的分析資料來論述,歸結幾個結論和問題提出如下:
1.  腸病毒並不是什麼古怪新奇的病毒,它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。過去曾經謠傳說腸病毒是口蹄疫病毒突變來的(因為腸病毒有手足口長水泡的症狀。。。),此項謠言,在病毒學知識的逼視下不攻自破。
2.  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,科沙奇病毒居次。但是,腸病毒重症的機率並不高,大多數的幼兒在感染之後可能是無症狀或是輕微感冒症狀即痊癒。十四歲以上以及成年人,並無腸病毒重症病例的紀錄。 然,腸病毒重症好發於五歲以下幼兒,故家中若有小小孩,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重症症狀。
3. 腸病毒每年有兩波流行的高峰,第一波是春夏交替之際(三至六月),第二波是秋天(十月份)。

4. 每年因為腸病毒致死的幼兒與其他原因導致死亡的幼兒,比例上何者為高?腸病毒值得國內醫界投入時間,人力和金錢來開發疫苗嗎?觀諸歐,美,日,澳等國,迄今亦無腸病毒疫苗的研發;我國國民是否在媒體渲染的恐懼情緒之下,而「需要」腸病毒疫苗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